首页

栖心之栈

时间:2025-05-25 20:56:08 作者:银发旅游列车,让供需有效对接(提振消费一线观察) 浏览量:40654

  丽江看雪山,保山喝咖啡,腾冲逛古镇……

  69岁的北京游客石女士,乘坐“金色年华·滇西漫游”银发旅游专列“玩转”云南。

  “车上能不能休息好?身体不舒服咋办?行程会不会太累?”上车前,石女士还有不少顾虑。

  随车管家胡仁娴安慰道:“阿姨放心,车上有随车医生和医务室,我们24小时为您服务。”

  车厢内,单人床、独立卫浴、智能温控系统一应俱全,过道有防滑地毯、防滑扶手。

  五天四晚,上车歇、下车玩。“行程刚结束,我已经在看别的线路了!”石女士说。

  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积极发展抗衰老、银发旅游等产业,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。

  石女士乘坐的这趟列车,是云南新开发的品质型银发旅游专列,由国铁昆明局和中旅星光旅游列车有限公司联合开行。

  “银发群体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。”国铁昆明局国际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用数据说话,“我们开行的旅游列车中,接待的老年旅客人数很多,其中6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80%。”

  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并不算丰富。中旅星光旅游列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磊表示:“老年人时间充裕,更青睐‘慢节奏’旅行。云南旅游资源丰富,但山高路远,许多旅游产品行程安排紧凑,而且以大巴为主要交通工具,老年人坐久了腰酸背痛,体验感大打折扣。”

  银发旅游列车,让供需有效对接。

  除了品质型银发旅游列车,云南还开设了以“象往号”为代表的普惠型旅游列车产品,通过一系列适老化改造匹配老年人需求。

  “未来要建立银发旅游列车品质型、舒适型、普惠型产品体系,让‘银发族’选择更多元。”李建说。

  银发旅游列车激起的消费“涟漪”,远超一张车票本身。

  “老年人是淡季出游的‘主力军’,发展银发旅游列车,既能拉动淡季文旅消费,又能有效挖掘铁路运力潜能。”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表示。

  保山不是传统的旅游热门城市,但也被“金色年华·滇西漫游”专列纳入线路。“银发旅游列车在行程设计上可以整合更多资源,带动更多‘低调’但不失特色的城市发展。”贾磊介绍。

  要接好这波“银发流量”,车上车下都要“适老化”。

  “我们要完善景区的适老化改造,多开发康养游、文化历史游等老年游客感兴趣的产品。”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兴华说。

  本报记者  叶传增

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5月25日 第 02 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举办“国庆赛马日” 吸引近2.5万名观众入场

该工作人员说,其中一头骆驼看起来确实比较瘦弱,但身体很健康,只是驼峰不足,有些影响观感,“我们有专人负责喂养和看护,定期喂饲料和新鲜的草料。”

上海提高知识产权领域开放水平 将建海外纠纷数据库

从第二届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的主题主旨来看,深化全球治理改革、共建多边主义,已成为两国彼此重大共识。在当前全球逐渐进入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,全球治理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治理框架已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,只有不断推进变革改革、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各国共同利益,才有助于促进全球治理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,同时促进全球重大议程中各国的团结与合作。与此同时,坚持多边主义特别是真正的多边主义,应当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责任和时代共识,正如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所言,法中两国关于全球治理改革的共识其核心就是多边主义。当前,多极世界在安全、经济、环境等领域面临挑战,而多边主义是有效解决方案。

10月或将有1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省

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是对狭隘的利益共同体与虚幻共同体的超越。马克思认为,资产阶级的“共同体”是“虚幻共同体”,不能真正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的实际利益。这种“虚幻的共同体”凭借其在国际金融领域中话语权的优势,不顾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与现实发展的责任道义,贸然开启单边主义、贸易保护主义等行动,使得全球范围内“黑天鹅”事件频发,和平赤字、治理赤字越发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。而“共同繁荣的现代化”的提出,充分汲取了马克思“真正共同体”观点,在更契合“人类命运与共”的实践中、在更符合人类多元文明价值的理念中、在更加切实可行的人类发展道路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以实现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。

人民网评:黑土地保护提档升级 夯实“大国粮仓”根基

王金都鼓励台商台胞来广西发展。他说:“广西的气候、土壤非常适合发展农业,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也非常到位,这样的创业环境才能诞生高品质的产品,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”(完)

三支团队在气候解决方案大中华区决赛胜出 将参加全球总决赛

中拉文明对话更为直接。中拉地理位置相隔遥远,语言文化差异巨大。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拉民众对彼此文化的认知都建立在西方的“转译”或“转述”上,缺乏直观感受和面对面了解。近年来,随着中拉人文交流的拓展,越来越多拉美民众选择学习汉语了解中国,通过学术访问、文化交流、旅游等方式来到中国,面对面体验中国文化。同时,借助一些文化节展和民间交流活动,中国民众也更加直观地体验了拉美国家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